行业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产业转型面临新机遇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产业转型面临新机遇

  • 来源:中国证券报
  • 发布时间:2022-08-2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的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目前正在举行。从2018年开始举办至今,智博会已成为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展示全球智能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的世界级展会,展现出中国数字经济强大的发展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专家表示,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正处于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最好时期。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来自政策和资本等各方面的力量正不断汇聚,形成合力。     发展势头强劲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一方面,我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建成开通5G基站196.8万个,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5亿户,比2021年末净增1.2亿户。另一方面,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中央网信办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5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1.6%提升到39.8%。   “我国深入实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大数据战略,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近日称。   今年以来,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7%。   专家表示,数字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发展韧性彰显,领跑优势显现,已成为促进经济稳定恢复增长的关键力量。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说,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数字经济也正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截至2021年,已有16个省区市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万亿元,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数字经济在地区GDP中占比超过50%。   推进数字化转型   让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我国正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看来,我国已建立全球先进的基础设施能力,完全能够支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是宽带渗透率最好的国家之一,已建立全球先进的基础设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发展最好时期,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当时。   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排头兵”,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其广泛共识。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显示,截至2021年底,在A股4864家上市公司中,属于数字产业化(即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产业)的上市公司有1058家。“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火车头和排头兵,很多优秀的公司前几年就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孙念瑞表示。   随着5G的商用不断推进,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段,打开了更广阔的应用市场,促进了产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邬贺铨认为,盘活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抓手,上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最直接的方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应做到网络筑底座、上云聚资源、数据生动能、应用成关键、安全须保证、人才为根本、管理是抓手、创新作引擎。   “我国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局长王崧日前表示。   政策和资本给予支持   “当前数字经济建设重点在数字底座和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因此政策和资本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表示。   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提出从2022年到2025年,中央财政计划分三批支持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陈端认为,通过财政支持等方式,增强了中小企业主体深化数字化转型的信心,也可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和社会创新力量,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少地方也在积极行动。例如,广东近日发布的《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明确,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包括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制造数字化、经营管理数字化、运维服务数字化。   资本市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将得到体现。今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陈端表示,资本市场在积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借助资本力量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纷纷借助资本力量,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产业转型面临新机遇

【概要描述】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的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目前正在举行。从2018年开始举办至今,智博会已成为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展示全球智能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的世界级展会,展现出中国数字经济强大的发展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专家表示,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正处于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最好时期。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来自政策和资本等各方面的力量正不断汇聚,形成合力。

 

  发展势头强劲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一方面,我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建成开通5G基站196.8万个,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5亿户,比2021年末净增1.2亿户。另一方面,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中央网信办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5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1.6%提升到39.8%。

  “我国深入实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大数据战略,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近日称。

  今年以来,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7%。

  专家表示,数字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发展韧性彰显,领跑优势显现,已成为促进经济稳定恢复增长的关键力量。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说,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数字经济也正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截至2021年,已有16个省区市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万亿元,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数字经济在地区GDP中占比超过50%。

  推进数字化转型

  让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我国正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看来,我国已建立全球先进的基础设施能力,完全能够支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是宽带渗透率最好的国家之一,已建立全球先进的基础设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发展最好时期,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当时。

  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排头兵”,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其广泛共识。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显示,截至2021年底,在A股4864家上市公司中,属于数字产业化(即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产业)的上市公司有1058家。“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火车头和排头兵,很多优秀的公司前几年就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孙念瑞表示。

  随着5G的商用不断推进,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段,打开了更广阔的应用市场,促进了产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邬贺铨认为,盘活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抓手,上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最直接的方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应做到网络筑底座、上云聚资源、数据生动能、应用成关键、安全须保证、人才为根本、管理是抓手、创新作引擎。

  “我国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局长王崧日前表示。

  政策和资本给予支持

  “当前数字经济建设重点在数字底座和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因此政策和资本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表示。

  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提出从2022年到2025年,中央财政计划分三批支持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陈端认为,通过财政支持等方式,增强了中小企业主体深化数字化转型的信心,也可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和社会创新力量,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少地方也在积极行动。例如,广东近日发布的《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明确,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包括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制造数字化、经营管理数字化、运维服务数字化。

  资本市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将得到体现。今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陈端表示,资本市场在积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借助资本力量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纷纷借助资本力量,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来源:中国证券报
  • 发布时间:2022-08-24 16:52
  • 访问量:
详情

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的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目前正在举行。从2018年开始举办至今,智博会已成为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展示全球智能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的世界级展会,展现出中国数字经济强大的发展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专家表示,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正处于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最好时期。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来自政策和资本等各方面的力量正不断汇聚,形成合力。

 

  发展势头强劲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一方面,我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建成开通5G基站196.8万个,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5亿户,比2021年末净增1.2亿户。另一方面,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中央网信办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5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1.6%提升到39.8%。

  “我国深入实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大数据战略,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近日称。

  今年以来,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7%。

  专家表示,数字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发展韧性彰显,领跑优势显现,已成为促进经济稳定恢复增长的关键力量。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说,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数字经济也正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截至2021年,已有16个省区市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万亿元,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数字经济在地区GDP中占比超过50%。

  推进数字化转型

  让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我国正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看来,我国已建立全球先进的基础设施能力,完全能够支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是宽带渗透率最好的国家之一,已建立全球先进的基础设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发展最好时期,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当时。

  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排头兵”,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其广泛共识。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显示,截至2021年底,在A股4864家上市公司中,属于数字产业化(即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产业)的上市公司有1058家。“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火车头和排头兵,很多优秀的公司前几年就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孙念瑞表示。

  随着5G的商用不断推进,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段,打开了更广阔的应用市场,促进了产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邬贺铨认为,盘活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抓手,上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最直接的方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应做到网络筑底座、上云聚资源、数据生动能、应用成关键、安全须保证、人才为根本、管理是抓手、创新作引擎。

  “我国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局长王崧日前表示。

  政策和资本给予支持

  “当前数字经济建设重点在数字底座和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因此政策和资本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表示。

  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提出从2022年到2025年,中央财政计划分三批支持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陈端认为,通过财政支持等方式,增强了中小企业主体深化数字化转型的信心,也可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和社会创新力量,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少地方也在积极行动。例如,广东近日发布的《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明确,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包括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制造数字化、经营管理数字化、运维服务数字化。

  资本市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将得到体现。今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陈端表示,资本市场在积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借助资本力量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纷纷借助资本力量,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热门新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数据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区于2025年9月底前全面开展“信用代证”工作,省级信用牵头部门要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定期对实施进度、实施效果开展跟踪评估,推动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实现“一份信用报告代替一摞证明”。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4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暨工作部署会。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共建,坚持弘扬诚信文化,坚持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相互融合,坚持信用奖惩合理合法,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维护公平有序竞争市场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将企业信用评级作为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招标特许经营者的重要条件之一。

文章搜索

搜索
搜索

Copyright © 企业服务能力公共服务平台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ICP备案号: 京ICP备2022000698号   承办单位:九洲寰宇(北京)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九洲寰宇